【和谐家庭风采】(二)

来源:工会办公室    编辑:工会办公室     发表日期:2023-03-10 责任编辑:饶卿  点击数:413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企业2023年工作会议精神,企业工会开展了争创“和谐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出6户和谐家庭。这些评选出来的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孝老爱亲,团结互助;家庭成员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敬业奉献、勤俭持家、节能环保,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生活以简朴为荣,简洁为美;热爱学习、热心公益,家庭成员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活动。今天向大家先容的是2022年度湖北工程企业和谐家庭:欧阳群、桂梦丹家庭,朱炼华、田金玉家庭,贺倩、王鑫家庭。


相濡以沫,创造爱的港湾

——记2022年度湖北工程企业和谐家庭 欧阳群、桂梦丹家庭

欧阳群,设计院市场开发部北方营销中心营销经理。妻子桂梦丹是一名全职妈妈。儿子沐远,尚未入学。虽然只是万家灯火中普通平凡的一个小家,但是温馨和睦的家风确实总能让疲惫的身心得到精神和身体上的释怀与放松。

4欧阳群家庭合照.jpg

同舟共济 和谐维家

欧阳群于2019年进入设计院经营计划部造价管理处,从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负责十余个总承包项目的费控管理工作,后陆续转岗至经营管理部、内蒙古市场开发部,成为一名驻外市场营销人员。从项目费控管理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始终爱岗敬业,不断学习,及时调整工作状态投入新的岗位,并在新的岗位上展现出新担当、新作为。2019年年底,家里迎来一名新成员,沐远出生了,但因双方老人均无法帮衬照顾,妻子桂梦丹只能辞去在银行的工作,选择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担负起了带娃的重任。

两人各自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兢兢业业,从相爱、相知走到相守的过程充满着亲密关系中的挑战,大家将携手前进,共担风雨,互相鼓励,共同努力为小沐远撑起一个温馨的家,也一起畅想等待沐远长大后的和谐温馨画面。

爱家敬业 家庭和睦

2021年3月,设计院成立内蒙古市场开发部,欧阳群转岗成为一名一线市场营销人员,妻子桂梦丹在经历一番内心斗争后,毅然选择支撑欧阳群的工作。在驻外的时间里,缺失对妻子和儿子的陪伴,欧阳群只能怀着对家人的思恋之情,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一线的市场开发工作中。2022年,在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欧阳群深度参与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华能蒙东科尔沁右翼前旗20万千瓦风电和突泉30万千瓦风电项目、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杭锦旗200兆瓦风电项目的营销工作,并顺利获取项目EPC建设指标。在驻外的工作是漫长且专注的,每当遇到困难,想起妻子和孩子的笑脸,总能怀揣着方法总比困难多的希翼和决心克服眼前的种种阻力,和同事们并肩作战,达成工作要求,不惧挑战。

虽然长期异地,但两人均本着对家庭的责任心,相濡以沫。因沐远出生时体重刚刚达标,妻子桂梦丹为了能让孩子营养跟得上,便在带娃的间隙学习起厨艺,做各种辅食,只要孩子能吃一口,她便觉得也是种幸福。沐远一岁半时,一次夜晚因疝气原因,疼痛不安,一直哭闹,妻子桂梦丹连夜开车把孩子送往医院,但当时医生也未能及时纠正疝气位置,孩子一直哭闹,最后妈妈抱着孩子在医院园区来回走了一个小时,才让孩子安静下来。

我深感妻子的不易,远在外地只想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完成好,为自己的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是欧阳群的使命。夫妻俩互相鼓励,互相支撑,履行自己作为爸爸妈妈职责的同时,也用理解和包容为这个小家庭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尊老爱幼 邻里和谐

两人双方父母家里都是一个大家庭,两边老人都十分体量两人的家庭情况,主动帮衬着照顾家里大大小小事宜,大家庭里每个人互相体谅、互相包容,为的是不让驻外的欧阳群担心,减轻点桂梦丹的带娃压力,让孩子更能健康快乐成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尊重老人是一种传统美德,平时两人有空的时候都会带着孩子去双方父母家里,节假日带着父母出去游玩,小孩子在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的时候,也总是显得更开心,更活跃,正是有这样的长辈作为后盾,年轻一辈的大家才能作为一往无前的中坚力量,构筑起家庭的坚实基石。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夫妻两人也和小区邻居们宝爸宝妈熟悉了起来,时常周末组团带娃去公园露营,孩子们有了玩耍的绿草地,大人们也有了蓝天碧水的放松空间,彼此也拉进了各家的邻里关系。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父母双方良好的情感氛围,和睦的生活气息,这也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和谐的家庭生活如春风拂面,撩去身心的疲惫和精神上的乌云,当你沉浸于此的时候,你才会觉得人间,值得。


践行优良家风 共筑和谐小家

——记2022年度湖北工程企业和谐家庭 朱炼华、田金玉家庭

朱炼华,建设企业南迪普运维项目部副经理。妻子田金玉,建设企业电力科技分企业项目经营管理副专责。女儿朱诗琪,七年级在读。这个小家庭结合十三年以来,和大多数家庭一样,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在工作生活的平凡点滴中用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的家风,用支撑理解、和谐恩爱共同构建起属于他们的、最珍贵的幸福和谐小家庭。

5朱炼华家庭.jpg

志同道合,和谐维家

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他们相识于在2007年,那是建设企业襄阳电厂维护项目上,也是分企业为解决职工的成家问题有意安排下两个人在一个部门工作,他们也不负分企业所望最终走在了一起。工作上的交集让他们相熟相知并走到了一起。共同的项目履约经历,使志同道合的他们更能理解对方的不易,让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对于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也倍加珍惜。

爱家敬业,比翼齐飞

朱炼华、田金玉两人分别于2000年和2007进入建设企业,他们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自2015年开始,朱炼华长期被企业派驻海外实行项目,田金玉则在国内辗转于企业多个电厂维护项目工作并承担起养儿偕老的家庭重担。有了家庭的全力支撑,解决了后顾之忧,使朱炼华更加专注于一线海外项目管理工作中。其中在巴基斯坦南迪普运维项目工作期间,朱炼华分管项目的经营管理工作,无论是项目的收支结算工作、分包合同招标、分包商日常管理、人资管理以及后勤综合管理工作,朱炼华对自己分管的工作都尽职尽责,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不退让,积极主动解决,始终将企业和项目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南迪普运维项目的安全平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们这对夫妻既是生活的伴侣,更是事业的相互支撑者。在家里时,他们常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时,他们相互开导,相互支撑,不管社会上的环境如何变化,坚持初心,走出属于他们的最闪亮的路。

尊老教子,关爱社会

孝敬父母是身为人子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朱炼华工作的项目在国外且已经连续7年多,平时小家庭团聚的时间很少,特别是疫情开始后的几年基本1年多才能回国家庭团聚一次。家里父亲早年病故母亲年岁已大,于是田金玉便把婆婆接到身边共同生活,以便在工作之余同时兼顾照料好一家老小。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朱炼华的母亲虽然读书不多,却在耄耋之年,还依旧在关心远在海外的儿子身体是否健康的同时,时时叮嘱儿子,要遵纪守法、努力工作。与婆婆在一起,朱炼华的妻子从来都是轻声细语、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婆婆的喜好,她都默默记在心间,这样的家庭氛围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无尽的精神食粮,他们每天露出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大人的引领下,他们的孩子也特别积极乐观、活泼爱笑。虽然不能时时陪伴在孩子身边,朱炼华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既要严要求,又要交朋友,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多倾听,关注孩子的感受,锻炼她思考问题和独立生活的潜质。在生活上,他也从不溺爱,有错就要改,努力让孩子养成勤俭、诚信、独立、严谨的品格。

真心待人、关爱社会也是朱炼华一家的处事态度。他们一家人与邻里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从来都是热心帮忙。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时,也是有力出力,尽力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维护。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大家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十三年来,朱炼华、田金玉夫妻两人相敬、相爱,他们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爱和理解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和谐家庭。


立足平凡岗位  绽放青春光彩

——记2022年度湖北工程企业和谐家庭 贺倩、王鑫家庭

有这样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它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事迹,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无数点滴却汇聚成一个爱心小家。

6贺倩家庭.jpg

贺倩、王鑫夫妻作为电建双职工家庭在企业工作的十余年期间,获得了一系列荣誉证书,王鑫获得2014年联合劳动竞赛评比获得三等奖、2017年“青年劳动能手称号”,2014年在荆门项目获得技能大比武二等奖等,贺倩也在2020年获得湖北工程企业举办的调试技能竞赛热工类第三名荣誉称号等等。

夫妻俩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积极乐观。贺倩在项目上担任过热控技术员、热控校验室工程师、工程部资料员等多个职位,她做好本职的同时,总是主动协助其他同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不计较得失,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学习相关常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与同事关系相处和谐融洽。王鑫在项目上曾担任调试班班长、电气负责人、电控内包项目经理等职位,作为“技术大拿”平时在项目上主要负责电气专业一次二次的调试工作,经常在项目休假的时候被临时通知前往其他项目支援,他都会毅然前往,服从领导安排,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2020年1月疫情爆发初期,王鑫的母亲不幸感染新冠去世,“子欲孝而亲不在”夫妻双方陷入巨大的悲痛中。可生活还要继续,夫妻双方作为各自岗位的精英,很多的工作还在等着他们。2020年6月,在国外新冠疫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夫妻俩讲大局,识大体,积极响应企业号召,收拾心情,整理行囊义无反顾的来到孟加拉米尔萨莱项目工地,至今依然坚守在项目一线。在孟加拉米尔萨莱150兆瓦双燃料电站项目度过29个月。在这期间从未回国休息,项目上遇到的困难也很多,德国厂家由于疫情等相关原因没有及时前往现场、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周边疫情反复等困难,他们依旧做好防护,坚守现场一线解决问题,积极推动项目的下一步进展。

夫妻俩作为追求进步的青年,他们一直在追求进步,他们在业余时间,并通过休息的时间坚持学习,现在,王鑫正在备考一级建造师。他希翼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进步,自身工作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的这些实际行动也带动了身边的同事掀起了“比学赶超”新热潮,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他说:“岗位虽平凡,事业却不平凡,只有一心扑在岗位上,贡献力量,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他也一直在以自身行动诠释着加入企业的初心和使命,以高标准,高要求对待自己,向身边优秀同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始终保持奉献意识和拼搏精神,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贺倩一直是从事热控方面的工作,现场校验、对线、调试出色地完成了项目的施工任务。来到米尔萨莱项目,由于现场工作安排,她也第一次尝试新的工作种类,担任了项目工程部资料员。新的岗位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学习,资料组卷的白皮书翻了又翻,会议纪要的措辞改了又改,但她从未叫苦叫累,没有怨言,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默默的加班加点,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均能按要求很好的完成。到了新的岗位她依旧是那个肯学能冲的铿锵玫瑰。

米尔萨莱项目是王鑫的第七个国外项目,也是贺倩的三个国外项目,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项目期间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夫妻双方在生活中也十分和谐,他们都属于性格开朗的类型。在项目上和大家相处的其乐融融,在国外度过的两个春节,因为有她们的存在,也变得更加热闹喜庆。其他工地项目上的同事电话询问专业上的问题,他们都会尽快停下手头的是积极耐心解答问题,积极配合工作。他们在项目上带的小徒弟也因为他们的倾囊相授,也很快的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技术人员了。他们10年如一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默默地工作着,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奉献自己最大的能量。

未来道阻且长,她们和谐之家的故事还会在电建大家庭中继续发展,在他们工作的十余年间,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国外的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都遍布了他们工作的足迹。在电建这个大家庭中,这个小家庭在发挥着他们的热量。

Copyright 2016 太阳集团官网8722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企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太阳集团官网8722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新桥四路1号 邮编:430040 邮箱:hypec-hb@powerchina.cn

电话:027-61169968(市场开发部) 027-61169642(办公室) 传真:027-61169066

鄂ICP备15005118号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